中新健康|疾病有性别差异 中国科研人员揭示雄激素如何调控

发布时间:2024-04-28 00:44:09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网 上海4月11日电(记者 郑莹莹)性别差异广泛存在于人类的发育、衰老和疾病发生过程中。如绝大多数的非生殖系统癌症更高发于男性,而自身免疫性疾病则高发于女性。北京时间4月10日深夜,中国科研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系统解析了雄激素在性别差异中扮演的具体角色,对理解性别差异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高栋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供图)

  为何研究雄激素?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高栋在受访时称,其实性别差异由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所共同决定,激素水平是研究方向之一。而之所以选择雄激素而非雌激素,是因为其研究组有段时间在研究如何通过抑制雄激素的信号,来降低一种流行病毒的男性重症率。当时的研究显示,在前列腺这个器官中,抑制雄激素信号确实能抑制流行病毒的感染,但在肺这一器官中,抑制雄激素信号后依然出现了严重的病毒感染。

  “当时,我们就思考,为什么多种器官都表达雄激素,但当抑制信号通路时,出现了非常不一样的响应结果。于是我们提出一个更大的问题:雄激素在不同器官里有什么样的调控作用?”高栋回忆说。

  后来研究团队以小鼠为研究模型,对雄性小鼠进行了去除雄激素处理,对雌性小鼠进行了添加雄激素处理,基于小鼠的17个不同组织器官,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结合多种功能机制实验,从多个角度进行解析。最终研究团队获得了两百多万个细胞的数据,相关数据已经对外开放(https://casadbtools.com/)。

  研究揭示了雄激素对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的重要调控作用。结果显示,在细胞水平上,雄激素就像建筑师,通过改变细胞组成进而调控器官构造,如雄激素在多个器官中都能抑制 ILC2细胞(II型固有淋巴细胞)的数量,而ILC2细胞具有调控炎症反应的功能,这为理解性别差异性炎症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人员还发现性别差异性疾病的潜在致病基因富集于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所参与的抗原递呈信号通路(该信号通路是获得性免疫的重要环节)中,而雄激素在多种器官和细胞类型中均可显著调控MHC分子的表达水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永莲点评这项研究称,人类除了具有各自特有器官的疾病外,在一些雌雄共有的组织器官里,其疾病风险也男女不一样;这项研究信息量极大,可称为雄激素作用研究的信息库。该研究为深入理解雄激素在性别差异中的调控作用及临床推进精准医学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和细胞基础,同时为性别偏倚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她进一步指出,当前研究主要基于小鼠模型,如何将这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将是又一重要的研究方向。

  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简称:分子细胞卓越中心)与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深圳湾实验室合作完成。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副研究员李飞、北京大学博士后邢旭东、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博士后靳琪琪、北京大学博士后王湘铭、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博士研究生戴鹏飞和韩铭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分子细胞卓越中心高栋研究员、北京大学白凡教授、分子细胞卓越中心陈洛南研究员、深圳湾实验室于晨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完)

【编辑:张子怡】